图书介绍

数字化学习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数字化学习设计
  • (美)威廉·霍顿著;吴峰,蒋立佳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414818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97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化学习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字化学习的设计1

一、什么是数字化学习(e-learning)?1

1.e-learning定义1

2.e-learning种类2

二、什么是数字化学习设计2

1.从最好的教学设计开始3

2.从多视角考虑4

3.设计数字化学习的所有单元5

三、快速、可靠的设计7

1.确定基础目标8

2.建立学习目标10

3.确定先决条件17

4.确定目标教学顺序21

5.确定学习对象26

6.创建测试29

7.选择学习活动30

四、重复修改36

1.重新设计但不要重复36

2.非连续的教学设计模式过程37

3.稳定的发展37

五、结束语37

1.总结37

2.更多38

第二章 吸收型活动39

一、关于吸收型活动39

1.吸收型活动常见类型39

2.吸收型活动特征40

二、陈述41

1.关于陈述41

2.陈述的分类42

3.陈述的最佳实践53

三、故事分享59

1.关于故事分享59

2.给学习者讲故事60

3.故事分享活动的最佳实践64

四、阅读66

1.关于阅读活动66

2.指派单独的文档67

3.创建在线图书馆70

4.依赖网络资源72

5.阅读活动的最佳实践73

五、实地考察76

1.关于实地考察76

2.导游77

3.虚拟博物馆82

4.实地考察的最佳实践87

六、结束语89

1.总结89

2.更多90

第三章 做的活动91

一、关于做的活动91

1.做的活动常见类型91

2.什么时候进行做的活动92

二、实践活动92

1.关于实践活动92

2.反复练习活动93

3.动手操作活动95

4.导向分析活动98

5.团队合作活动103

6.实践活动的最佳实践105

三、发现活动107

1.关于发现活动107

2.虚拟实验室活动108

3.案例研究112

4.情境角色扮演115

5.发现活动的最佳实践119

四、游戏和仿真120

1.关于游戏和仿真120

2.学习游戏的类型124

3.设计学习游戏131

4.游戏的最佳实践135

5.将游戏用作e-learning课程139

五、结束语140

1.总结140

2.更多140

第四章 联结型活动141

一、关于联结型活动141

1.联结型活动的常见类型141

2.何时使用联结型活动142

二、沉思类活动143

1.关于沉思类活动143

2.反问型问题145

3.冥思型活动146

4.引用案例活动149

5.评价型活动150

6.概括型活动152

7.头脑风暴活动153

8.把沉思型活动和其他活动结合起来155

三、工作辅助155

1.关于工作辅助156

2.术语表157

3.计算器160

4.电子顾问162

5.工作辅助的最佳实践164

四、研究活动165

1.关于研究活动165

2.聚会性比赛166

3.导向研究169

4.研究活动的最佳实践172

五、原创活动174

1.关于原创活动174

2.决策活动175

3.工作文档活动176

4.日志活动177

5.比较活动178

6.小组评议活动178

7.原创活动的最佳实践180

六、结束语181

1.总结181

2.更多182

第五章 测试183

一、决定你为什么要进行测试183

1.什么时候需要正式的测试?183

2.你为什么要测试?184

3.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184

4.你想要测试什么?185

二、选择合适类型的题目186

1.考虑你需要的问题类型186

2.普通类型的测试问题187

3.对错题188

4.单选题191

5.多选题194

6.填空题196

7.匹配题199

8.排序题200

9.写作题202

10.操作题206

三、编写有效的问题208

1.遵循标准的问题格式208

2.简单直接地问问题209

3.让回答变得直截了当217

4.挑战应试者220

四、有效整合题目222

1.问足够多的问题222

2.确保问题之间不会互相回答222

3.有效地排列题目顺序223

4.改变问题和答案的形式224

五、提供有意义的反馈224

1.简单地报告分数224

2.提供完整的信息225

3.温和地纠正错误答案226

4.避免提供软弱无力的反馈227

5.在适当的时间给出反馈228

六、改进你的测试230

1.先进行提示230

2.利用先进的测试功能231

3.监控测试结果234

4.让测试对所有的学习者都公平234

5.早测试,而且经常测试236

6.设定合适的及格线237

7.界定分数范围239

8.为推动学习者进行的前测239

七、解释测试241

1.让学习者准备好参加测试241

2.让学习者把握自己242

八、考虑模板测试的其他代替方式243

1.使用更多测试形式243

2.帮助学习者建立档案袋243

3.让学习者收集标志243

4.计量现场在线会议中的表现244

5.计量论坛活动中的表现244

九、结束语244

1.总结244

2.更多245

第六章 主题活动246

一、什么是主题活动?246

1.主题活动示例246

2.主题活动的详细分析252

二、设计主题活动的内容253

1.给主题活动写标题253

2.介绍主题活动255

3.对主题活动的学习进行测试258

4.详述针对主题的具体学习活动259

5.总结主题活动261

6.链接相关材料262

7.书写元数据264

三、设计能重复使用的主题活动267

1.重建的技术267

2.设计一致的主题活动268

3.避免“如上所示”综合征269

四、整合外来的模块269

1.过渡模块的例子270

2.在过渡模块中应该包含的内容271

五、结束语272

1.总结272

2.更多273

第七章 课程274

一、组合学习活动274

二、组织课程的方法276

1.课程的一般种类276

2.标准指南277

3.书状结构281

4.以情境为中心的课程285

5.基本学习指南292

6.探究式指南296

7.特定主题结构301

三、将课程设计为学习对象304

1.作为学习对象的课程304

2.什么时候把课程细分成对象305

3.由对象组成课程305

四、结束语306

1.总结306

2.更多306

第八章 战略决策307

一、什么是课程?308

1.框架和内容308

2.学习对象的层次划分310

二、选择数字化学习的种类310

1.教师主导还是学习者主导?311

2.同步或异步?312

3.多大的班级?313

4.学习者将使用什么设备进行数字化学习?314

5.学习者在哪儿进行数字化学习?318

三、考虑对纯粹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替代性选择326

1.混合式学习326

2.嵌入式数字化学习331

四、制定重复利用计划335

1.构造可重用对象335

2.重复利用的不同方式337

3.遵循重用标准338

4.避免对重用的幼稚看法345

五、遵照质量标准345

1.设计质量的标准346

2.可访问性标准347

六、设定你自己的技术标准351

1.指定目标浏览器351

2.为材料指定文件格式351

3.限制文件大小353

七、谨慎地命名课程标题353

八、结束语354

1.总结354

2.更多354

第九章 虚拟教室设计355

一、创建虚拟教室355

1.为什么创建虚拟教室?355

2.课程、会议、报告356

二、选择并使用合作工具357

1.选择合作工具357

2.幻灯片展示361

3.电子邮件363

4.讨论区365

5.聊天和即时消息工具367

6.白板369

7.网络浏览372

8.应用共享374

9.民意测验375

10.音频会议378

11.视频会议380

12.分组讨论室382

三、主持在线会议384

1.规划会议384

2.会议准备387

3.会议通知392

4.管理现场部分392

5.活跃会议393

6.为缺席会议的学习者设置辅助活动395

四、管理讨论活动396

1.设计有意义的讨论活动397

2.确保学习者具备必要的技能399

3.主持讨论活动400

4.管理讨论内容402

五、管理虚拟课程403

1.选择一个称职的教师403

2.教课,不能放任405

3.安排预期学习圈406

4.提供完整的指导408

5.简化学习者任务415

6.管理小组417

7.处理问题学习者418

8.小班型、非实时的合作420

9.课程后续活动421

六、结束语422

1.总结422

2.更多422

第十章 视觉呈现424

一、基本设计决策424

二、全屏还是窗口?425

1.全屏幕的课程425

2.窗口呈现的课程426

3.考虑相关决策426

三、窗口数量427

1.少量使用分离的窗口427

2.何时在同一窗口中显示427

3.何时在新窗口中显示428

四、窗口参数428

1.窗口大小429

2.窗口形状431

3.滚动条是否显示434

4.固定还是可变大小的窗口显示438

五、易读性440

1.保持文字的易读440

2.确保前景—背景的对比442

六、布局445

1.显示区域445

2.设置灵活的方案445

3.关注内容447

七、一致性450

1.一致性的案例研究451

2.设计符号和主题图形453

八、结束语453

1.总结453

2.更多454

第十一章 导航455

一、怎样设置学习者导航?455

1.克服千篇一律的弊端455

2.设计简单的还是详细的导航?456

二、导航的机制457

1.翻页459

2.菜单460

3.索引471

4.地图472

5.搜索475

6.超文本链接478

7.自动播放480

8.定位指示器482

9.书签483

三、平衡使用各种导航机制485

四、完善导航机制487

1.用LMS/LCMS提供框架487

2.使用编著工具使课程标准化488

3.手动制作导航489

五、关于导航的最佳实践489

1.使导航可预测489

2.提供内部主题导航490

3.设计有效学习的路径490

4.缩短路径491

六、结束语491

1.总结491

2.更多492

第十二章 总结493

一、新的学习模式493

1.出版模式成为过去493

2.未来的共同激发模式494

二、我们将如何学习?495

三、一切才开始起步495

后记4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