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崔东红,何伟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4874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绪论1
第1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1
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
1.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2
1.1.2 “正统学派”的宏观经济学3
1.1.3 “滞胀”与宏观经济学的最新成果8
1.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问题14
1.2.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4
1.2.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5
1.2.3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16
1.3 宏观经济中的基本总量19
1.3.1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率19
1.3.2 GDP与GDP增长率21
1.3.3 失业率与奥肯定律22
1.3.4 总需求与总供给23
本章例题26
本章小结27
习题29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30
2.1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31
2.1.1 GDP与GNP31
2.1.2 NNP34
2.1.3 NI、PI与DI35
2.2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37
2.2.1 支出法37
2.2.2 收入法39
2.2.3 增加值法41
2.3 国民收入的流转及其恒等式42
2.3.1 两部门国民收入流转及其恒等式42
2.3.2 三部门国民收入流转及其恒等式44
2.3.3 四部门国民收入流转及其恒等式45
2.4 国民收入核算的调整及其局限性46
2.4.1 国民收入核算的调整46
2.4.2 GDP的局限性47
2.4.3 绿色GDP49
本章例题55
本章小结58
习题60
第2篇 国民收入决定论62
第3章 国民收入的均衡变动与调整62
3.1 国民收入均衡的决定63
3.1.1 均衡产出63
3.1.2 消费函数与投资函数65
3.1.3 总支出总收入模型72
3.2 国民收入均衡的变动78
3.2.1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及变动78
3.2.2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及变动80
3.2.3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及变动81
3.3 国民收入均衡的调整82
3.3.1 乘数原理82
3.3.2 加速原理88
本章例题91
本章小结92
习题94
第4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96
4.1 货币与货币市场97
4.1.1 货币的概念及其构成97
4.1.2 货币与金融资产101
4.1.3 货币市场103
4.2 货币需求105
4.2.1 古典货币数量论105
4.2.2 现代的货币数量论106
4.2.3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107
4.2.4 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110
4.3 货币供给114
4.3.1 银行体系114
4.3.2 货币乘数115
4.3.3 货币供给的内生与外生性119
4.4 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122
4.4.1 货币市场的自动调节122
4.4.2 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123
4.4.3 货币市场对最终产品的影响125
本章例题127
本章小结129
习题130
第5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132
5.1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133
5.1.1 IS曲线及其推导133
5.1.2 产品市场的自动均衡137
5.1.3 IS曲线的斜率137
5.1.4 IS曲线的移动139
5.2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142
5.2.1 LM曲线及其推导142
5.2.2 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144
5.2.3 LM曲线的斜率145
5.2.4 LM曲线的移动146
5.3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150
5.3.1 内在均衡150
5.3.2 内在均衡的自动调整152
5.3.3 内在均衡的变动153
本章例题162
本章小结165
习题166
第6章 完整的凯恩斯模型169
6.1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170
6.1.1 总需求分析170
6.1.2 总供给分析174
6.1.3 AD—AS模型179
6.2 三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182
6.2.1 三种均衡模型的导出182
6.2.2 三种均衡模型的自动调节184
6.3 投资陷阱与流动性陷阱186
6.3.1 投资陷阱186
6.3.2 流动性陷阱189
6.4 工资刚性与黏性192
6.4.1 工资刚性192
6.4.2 工资黏性195
本章例题199
本章小结200
习题201
第3篇 国民收入的微观基础203
第7章 消费与储蓄203
7.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204
7.1.1 凯恩斯的猜想204
7.1.2 早期经验的成功208
7.1.3 库兹涅茨消费函数及消费函数之谜209
7.2 阿尔文·费雪和时际选择212
7.2.1 假定条件212
7.2.2 时际预算的限制213
7.2.3 消费者的偏好与最优化214
7.2.4 流动性限制216
7.3 莫迪里安尼与生命周期假说217
7.3.1 生命周期模型中的消费与储蓄218
7.3.2 生命周期的消费函数220
7.4 弗里德曼与持久收入假说221
7.4.1 持久收入消费函数的主要内容222
7.4.2 持久收入的估算方法223
7.4.3 持久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225
7.4.4 理性预期与随机行走消费226
7.5 影响消费的非收入因素227
7.5.1 利率227
7.5.2 价格水平228
7.5.3 收入分配228
本章例题230
本章小结231
习题233
第8章 投资需求234
8.1 企业固定投资235
8.1.1 资本的租赁价格236
8.1.2 资本的成本237
8.1.3 投资的决定因素238
8.1.4 税收与投资239
8.1.5 股票市场与托宾的q240
8.2 居民投资242
8.2.1 投资的滞后242
8.2.2 居民投资的存量均衡与流量供给242
8.2.3 住房需求与税收影响243
8.3 存货投资245
8.3.1 持有存货的原因245
8.3.2 计划和非计划的存货投资246
8.3.3 存货的加速数模型246
8.3.4 存货的实际利率247
本章例题248
本章小结249
习题250
第4篇 国民收入的变动251
第9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51
9.1 失业理论252
9.1.1 失业的类型252
9.1.2 失业的社会成本255
9.1.3 失业的原因256
9.1.4 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258
9.2 通货膨胀理论260
9.2.1 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其影响261
9.2.2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264
9.2.3 通货膨胀的原因265
9.2.4 通货膨胀的治理268
9.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271
9.3.1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271
9.3.2 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272
9.3.3 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274
本章例题277
本章小结278
习题281
第10章 经济周期理论283
10.1 经济周期及其种类284
10.1.1 经济周期的概念284
10.1.2 经济周期的种类285
10.2 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回顾288
10.2.1 外生周期理论288
10.2.2 内生周期理论289
10.3 现代周期理论291
10.3.1 萨缪尔森的经济周期理论291
10.3.2 货币周期理论296
10.3.3 实际周期理论298
本章小结301
习题303
第11章 经济增长理论305
1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306
11.1.1 经济增长306
11.1.2 经济增长的累积效应307
11.1.3 经济发展307
11.1.4 研究经济增长的方法308
11.2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309
11.2.1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309
11.2.2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310
11.3 经济增长模型312
11.3.1 哈罗德—多马模型312
11.3.2 新古典增长模型315
11.3.3 剑桥学派的增长模型323
11.4 零增长理论326
11.4.1 零增长的依据326
11.4.2 对零增长理论的争论330
本章例题333
本章小结333
习题335
第5篇 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337
第12章 开放经济概论337
12.1 国际贸易理论338
12.1.1 开放经济338
12.1.2 国际贸易的利益339
12.1.3 国际贸易的限制343
12.2 国际收支345
12.2.1 国际收支平衡表345
12.2.2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348
12.2.3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353
12.3 汇率理论356
12.3.1 外汇与汇率356
12.3.2 汇率的决定358
12.3.3 汇率制度360
12.4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362
12.4.1 劳动的国际流动362
12.4.2 资本的国际流动364
本章例题370
本章小结371
习题372
第13章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理论374
13.1 国际收支平衡分析375
13.1.1 进口函数与净出口函数375
13.1.2 BP曲线的推导376
13.1.3 BP曲线的移动377
13.2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均衡与调节377
13.2.1 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378
13.2.2 国际收支的失衡及其调节379
13.3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381
13.3.1 开放经济的财政政策效应382
13.3.2 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效应383
13.4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政策选择384
13.4.1 开放经济的政策困境385
13.4.2 开放经济的最佳政策组合385
本章例题389
本章小结389
习题390
第6篇 宏观调控理论392
第14章 财政政策392
14.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在矛盾393
14.1.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393
14.1.2 目标间的内在矛盾及政策困境394
14.2 财政政策原理396
14.2.1 财政体制的基本结构397
14.2.2 自动稳定器399
14.2.3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401
14.3 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406
14.3.1 财政收支平衡407
14.3.2 财政平衡与国民收入均衡408
14.3.3 财政赤字与均衡的国民收入408
14.3.4 财政盈余与国民收入均衡409
14.3.5 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及其抑制409
14.4 国债理论412
14.4.1 国债的适度规模412
14.4.2 国债与赤字和税收及其挤进效应413
14.4.3 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415
14.4.4 对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的批评416
14.4.5 卢卡斯批评417
本章例题421
本章小结422
习题424
第15章 货币政策425
15.1 货币政策工具426
15.1.1 三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426
15.1.2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429
15.1.3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429
15.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434
15.2.1 凯恩斯的传导机制434
15.2.2 货币主义的传导机制436
15.3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标准及其选择439
15.3.1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标准439
15.3.2 中介目标439
15.4 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442
15.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442
15.4.2 货币流通速度与政策效果447
15.4.3 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449
本章例题454
本章小结455
习题456
第16章 供给管理政策与对外经济政策458
16.1 供给管理政策459
16.1.1 收入政策459
16.1.2 指数化政策460
16.1.3 人力政策462
16.1.4 经济增长政策463
16.2 对外经济政策467
16.2.1 对外贸易政策467
16.2.2 汇率贬值政策的相机运用473
16.2.3 对外投资政策473
16.2.4 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475
16.2.5 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476
本章例题480
本章小结480
习题482
参考文献483
热门推荐
- 3252020.html
- 1777355.html
- 1968029.html
- 1988436.html
- 421170.html
- 1261065.html
- 1662778.html
- 2215340.html
- 408379.html
- 421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6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3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1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2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5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2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0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4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2126.html